名言看网 > 名言 > 名人 > 美国 > 本拉登

本拉登

更新时间:2024-03-29 08:23:16

名人姓名:本拉登

出生年代:1957-

名人职称:美通缉犯伊斯兰英雄

名人国家:沙特阿拉伯

本拉登介绍:

凤凰网9月13日消息,世界贸易中心遭受攻击之后,美国人的矛头立即指向了本拉登。

本拉登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为什么会成为美国的头号公敌呢?

据英国广播公司今天报道,本拉登出生于富裕之家,他是沙特阿拉伯一名建筑界大亨的18个儿子之一,曾经在家族企业中工作了一阵子,但这份工作并未能令这个年轻的穆斯林理想主义者感到愉快。

80年代初,本拉登加入了数以千计阿拉伯青年的行列,前往阿富汗,对抗1979年以来占领阿富汗的苏联入侵者。

一开始,他参与为圣战者兴建军火库、医院、和道路的工作,但他也参与战斗。

一直在调查研究本拉登的势力网的作家福登说:“后来,他开始领导一批士兵,并且亲身参与了许多军事行动,包括一次围攻贾拉拉巴德的著名战役。这是一次对抗苏联占领的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他虏获了著名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枪,自此之后,他到哪儿都带著它。”

除了带给他幸运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枪之外,他在阿富汗的时间也为他提供了联系全球各地的伊斯兰激进人士的机会,包括来自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马来西亚、甚至美国的人。

1989年,当苏联部队撤出阿富汗之际,本拉登返回沙特的家乡。然而这时候所发生的事,令他感到震惊。

1990年当伊拉克部队入侵科威特时,沙特国王法赫德拒绝了本拉登所提的军事援助,转而向美国求援。

沙特反对派领导人阿勒法基表示,本拉登无法接受50万美国士兵踏上沙特的神圣土地这一事实。

阿勒法基说:“这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当时他的想法是,这是对伊斯兰使命的重大背叛,是沙特政权的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背叛。”

本拉登于是前往苏丹,支持其他穆斯林战士,像是那些对抗埃及和阿尔及利亚政府的人。

埃及记者达尔维希表示,本拉登在此扮演了后勤的角色。

达尔维希说:“本拉登并未提供任何意识形态上的鼓舞。他实际上所提供的,是一个财务和补给网,通过一个非常复杂的银行和投资系统,从也门一直延伸到阿尔巴尼亚。”

1996年,苏丹要求本拉登离境。当时被极端伊斯兰组织塔利班刚刚控制的阿富汗,就成为他的最后一个避难所。

在阿富汗,本拉登的地下势力网卡伊达开始扩张。

调查本拉登势力的作家福登说,这个组织的成员多达五千人,分布在大约25个国家。

福登说:“卡伊达是一个非常松散的联络网,由士兵、受过训练的爆破专家以及各种支援者组成,包括一些财务提供者。他们接受本拉登的指示。尽管这个网络似乎有许多层级的指挥,以及一个架构,但是情报机构很难破获它。”

这个网络使本拉登得以置身于任何暴力活动之外。但他一直是一个挂名的首脑,将生命和金钱贡献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斗争。

这使本拉登被美国列入它的主要通缉犯名单,美国还悬赏五百万美元捉拿他。

美国指称本拉登参与策划了1998年的使馆爆炸案和去年袭击美国科尔号驱逐舰事件。

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遭到炸弹袭击,造成二百多人死亡;去年,美国科尔号驱逐舰在也门受到袭击,造成17名美国士兵死亡。

本拉登现年44岁,仍然在招募战士,进行他的圣战。

他最近在一盘招募战士的宣传录相带上出现,录相带的背景显示,一批蒙面男子在阿富汗沙漠的一处训练营接受训练。

本拉登在录相带中这么说:“这项训练的成果,是为唯一的真主所进行的圣战。你在巴勒斯坦的兄弟们,正期待你们,以便摧毁美国和以色列。”

背景资料:本-拉登“基地”组织简介

--------------------------------------------------------------------------------

1988年,本-拉丹在阿富汗建立了“基地”组织(又译卡达或凯达)。成立之初,其目的是为了训练和指挥与入侵阿富汗的苏联军队战斗的阿富汗义勇军,但是从苏军撤退后的1991年前后开始,该组织将目标转为打倒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

“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境内有10多处训练基地,对从各国来到阿富汗的成员进行恐怖活动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学习原教旨主义教义,学习使用轻型武器、发射迫击炮和火箭筒、

使用电脑和因特网。据估计,从80年代初迄今,在“基地”接受过训练的人有3万之众,他们被称为“阿富汗的阿拉伯人”。据悉,“基地”组织核心成员约4000∽5000人,主要由“阿富汗的阿拉伯人”组成。拉丹通过传真、移动电话、因特网或信使遥控指挥其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

基地和其它几个恐怖组织有联系,包括黎巴嫩南部、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菲律宾、埃塞俄比亚和要脱离俄罗斯的车臣共和国内的组织。